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0章 疫情期间(二)

从崃山的项目出来的时候,苏易把这台二手的台式电脑带走了。那是在崃山的时候做短视频的时候,用短视频收益买了几台二手电脑。虽然苏易有一台笔记本,但有时候做方案,两台电脑更方便。所以离开的时候,他跟樊林说,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这台电脑带走,而樊林说,只要苏哥需要的,只管拿。

以前苏易的英业集团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苏易也在网上写过小说,还比较受欢迎,甚至上了排行榜。只是,当时写小说不能挣钱,就是个好玩。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负债人有哪些途径上岸,其中一个就是网上写作。帖子还晒出了一个小说收益的截图,一天的收益竟然有三百多元。

苏易动心了。

现在的苏易就像罗斌说的,烧钱的事干不了,那就只能干烧脂肪或者烧脑的事。

但不管烧钱还是烧脂肪,都得有雇主才行。苏易本来是想做策划,没想到因为口罩,雇主都没了,给谁做策划去?

而写小说虽然也是烧脑,好像不用找雇主,而且,除了烧脑,真正的零成本。

说干就干,苏易在一个平台注册后,尝试着发了自己以前的一部中篇。按平台的要求,两万字以后可以申请签约。

这是苏易以前在天涯玩的时候,最受追捧的一个中篇。说是中篇,也有十来万字。

讲的是一个哲学研究员,为了做一个社调课题,独自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深入社会底层经历。

这个在学术界颇有名望的学者,一旦深入到社会底层,却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求职,年龄大了;做小本生意,没本钱;去工地搬砖,没体力;连付个出租屋的房租都捉襟见肘。最后,还到澡堂子里当搓澡工,为了挣擦鞋的钱,还被人算计。

这次调研的经历,改变了这位学者的很多看法,从底层社会的生存状态,到主流社会的灰色地带。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生动鲜明,情节自然却跌宕起伏。当时一家出版机构和苏易协商,希望三万块钱买版权。在当时,三万块钱对苏易来说,几乎就是一个月的零花钱,根本没把三万块钱放眼里,反而觉得这家出版机构没有诚意,果断拒绝。后来父亲听苏易说这事的时候,对苏易说,你知道现在有多人是花钱出书吗?三万块钱没有诚意?那是你太自以为是!

因为是存稿,苏易每天更新五千字,第四天就达到了申请签约的字数。

今天,苏易正式向平台提出了签约申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