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五章放榜授头功牌

汪皇后、杭贤妃、唐李贵人,有怨言吗?

并没有。

毕竟四个人也很热闹,平日里做做女红,聊聊家常,照顾下四个孩子,这日子也是繁忙的很,充实的很。

陛下是在忙正事,闲的时候,总会翻牌子的。

朱祁钰确实很忙,科举是国朝大事。

眼下朱祁钰手中有个考魔官员,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也是唯一的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了。

名叫商辂(),现任翰林院侍读。

这个成就在大明有多么难以完成呢?

整个大明朝三元及第的只有两人,一个是黄观,一个就是商辂。

不过黄观是洪武年间的三元及第状元郎,他比较倒霉,作为建文朝重要文臣,他一力推动削藩和井田制。

黄观、方孝孺等人,在朱允炆英明神武的领导下,削藩雪到了太宗文皇帝朱棣的头上。

最后黄观和家人皆溶于水了。

黄观的三元及第的功名,还被朱棣给剥夺了。

所以商辂就成了明朝唯一一个三元及第,并且保住了功名的人。

朱祁钰对商辂没什么好感,因为商辂和徐有贞一样,是坚定的正统派,宗族礼法大伦、亲亲之谊的坚定拥护者。

但是他们的大伦讲的不如胡濙。

既然学问做得好,朱祁钰就让商辂在翰林院做学问去了,非要挤到朝堂上,说错话,不是和黄观一个下场吗?

最后被剥脱了功名,和家人一起溶于水,大家都不体面。

三元及第,就是乡试、会试、殿试皆为头名,三榜魁首,解元、会元、状元,就是三元及第。

治学自然是一等一的,但是屁股坐哪头,那就说不准了。

一个学生要到奉天殿内考试,需要走多少路呢?

首先就是童试,考中了秀才,就可以不服劳役,见官不拜了,而且还可以给别人担保,担保别人考秀才。

非亲非故的为何要给别人担保呢?

因为有钱…

每个儒童找秀才们担保,是要给甘结费,方能在履历上写廪生某保,一个人要二两银子。

而且一个县的秀才也就那么十几个,大县,一次儒童考试就有数百人,这一人担保十几个人,就够一年的用度了。

这在县里都是体面人了。

还得接着乡试,乡试考过了才是举人,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